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攸宁赶紧往薛槐旁边靠了靠,露出一个甜美的笑容。
而薛槐那张冷清的脸上,也浮上了一丝温和笑意。
“3——2——1——”
咔嚓一声,照相师按下快门,将这对相爱的年轻男女定格在胶片中。
包厢里响起热烈掌声。
*
与此同时,督军署的霍大公子,正在仔细查阅手中一份新拿到的资料。
关于罗远昭鲜为人知的信息。
其父罗青釜除了罗远昭这个儿子,还有个长女,嫁的是前清大学士薛昌仁。
大清还未灭亡时,霍家也生活在京城,他那时候十来岁,听说过薛昌仁的名字,科举出身,京城有名的才子,为官清廉,直言正谏,乃前清清流。
后来不满清廷黑暗,辞官返乡,却不料在途中遇到土匪,一家十余口惨遭杀害。
他没记错的话,薛昌仁与罗家女育有一儿一女,出事那年,儿子应该就是八九岁。
如果只是相同的姓氏,他不至于将薛昌仁与薛槐联系起来,毕竟薛槐养父也是姓薛。
偏偏薛槐与攸宁说过自己母亲是四川人,偏偏一个农家子却有着书香之家的清贵之姿,又偏偏那日去查缴烟土,他连两个烟贩子都没追上。
这不得不让自己将对方和罗远昭联系起来。
如果薛槐真是薛家儿子,罗远昭外甥,那他来霍家就绝不可能是他口中所谓报谢二公子之恩。
当然也不可能是为了来金陵暗自运作川土——罗远昭与青帮有合作,金陵这块市场不中更要,完全不需要放一个外甥来这里。
那到底是为什么?
罗薛两家出事时,自己虽已经十来岁,但毕竟还是个孩子,无非当做轶事听听罢了。
宗西靠在椅阖上眼睛,有些疲惫的揉了揉眉心。
他努力回忆着当年霍家在做什么?
一些事情渐渐如抽丝剥茧一样,从脑子里跳出来。
罗家是盐商,出事时大伯恰任四川盐茶道。
而后来大伯被贬,正是薛昌仁带头上书。
伯父被贬后,在任上剿匪被被杀。
父亲得知消息极为难过愤怒,还骂过若不是薛昌仁公报私仇,大伯也不会遭遇此难。
他又想起薛家遭遇土匪的地方,正是当年父亲驻地。
薛家出事后,一向安于现状的父亲,请命剿匪,淮南匪帮大半被灭,父亲也从此声名鹊起。
宗西猛得睁开眼睛。
与此同时,桌上的电话铃声响起。
他蹙了下眉头,伸手接听。
允南吊儿郎当的声音传来:“大哥,你到底在忙什么?大家都在金陵春等着你呢,是不是还要八抬大轿请你过来?”
宗西倒是没与他生气,只道:“我马上过来。”
说罢挂了电话,拿起桌上资料,起身出门。
“秦泽,带几个人跟我一起去金陵春。”
“好嘞,大公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