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第103章 模糊的界限(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公私统一带来的是界限的模糊,其影响了人对事物判断的立场和视角,用礼法还是用法律?这是个问题。

传统理学,朱夫子讲“法者,天下之理”

,法律必须符合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三纲五常,其同礼法紧密结合。

这时的法律主要作用是辅助教化——“弼教”

,同时通过乡约、族规将法律的权力下放到基层,形成“国法——家法”

双层治理体系。

明律极大程度体现了理学的观念。

刑法方面,继承唐代的“十恶”

,将违背三纲五常的行为列为不可赦免之罪;同时又突出同罪异罚的等级制度,“尊卑有别”

,尊长杀卑幼从轻,反之从重,主杀奴最多不过杖刑,反之凌迟。

再细一点,将视角看向基层,官府默许宗族用宗法处置族内纠纷,可用私刑,所以有时女子通奸之后被沉塘是理所当然,是有思想、制度两方面支持的。

而在某些方面规定更为特殊。

但这里只讲土地一点,明律《户律田宅》明文规定,土地买卖需先问亲邻,亲邻不要方可外售,这里讲的是朱熹的“族田共守”

原则。

这条规矩看着挺合理的,亲邻先买权从唐代就有雏形,在宋代制度化。

它限制了土地的自由流通,维系了基层稳定,用砖家的话来说,导致了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但请问它防止了他人强权侵占自己土地了吗?抑制了土地兼并了吗?答案是没有,相反被豪强士绅利用,用低价强买土地,进一步加剧了土地兼并。

之所以士绅能够低价强买,就在于外人在这样的礼法情形下购买、售出这种土地的成本极高,名为保护,实为打压。

俞鹤伦提到的义仓、义田,虽然明律鼓励不买卖,但现实情况下通常被管理者私吞典卖,至于管理者是什么人,反正不是贫苦百姓。

更为特别的是北方宗族势力弱,南方宗族势力强,而经济发达的地区却在江南,天生的地理禀赋让人生羡。

在这样的礼法环境下,亲邻买卖权导致了土地的产权不清晰,抑制了资本积累。

而经世学派将私纳入公,打破了这种基层乡村体系,同时为商业买卖提供了理论依据。

俞鹤伦的讲法就是他们买卖河船是个商业行为,在当时的买卖情形下他们无法预知未来,作为天下中的一个小小个体,他们既无法保证买家买入后船只保值,也不期望船只升值。

这符合经世学派的观点,但不符合理学的观点,都察院在俞鹤伦揭开这个疤之后,判案就已经只能偃旗息鼓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她除了能打一无是处荒火战争八零后少林方丈民国谍影重返1987龙舞九天超级吞噬系统综武:七侠镇说书,开局结拜乔峰恐怖女网红电影世界私人订制随身带个狩猎空间择天记狂枭宠妾灭妻?这王妃我不当了!帝临人间玄灵界都知道我柔弱可怜但能打靖天下灭运图录官道争锋逍遥梦路保卫国师大人权臣大佬和我领了个证斗罗:我教皇身份被比比东曝光了重生1999:开启黑科技时代遮天:成帝的我回到地球当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