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何大清和杨冬都退出了交易空间。
何大清深知形势的严峻,感觉到时间紧迫,容不得丝毫耽搁,便毫不犹豫地将基地的所有事务交给张曼玲和张怡然。
而他自己,则全身心地投入到大时钟的学习当中,他把精力更加着重于时间方面的知识领悟,不放过一点一滴,试图揭开时间那神秘的面纱。
在科研基地中,漫长的1000年悄然过去,而外界仅仅是一年的时间。
何大清在这仿佛与世隔绝的漫长岁月里,沉浸在时间的奥秘之中。
然而,即便如此,何大清还是不禁叹了口气:“1000年也只能是一个小菜鸟,1000年也只让我在时间流速上取得了一点成绩。
时间静止,也只是领悟了个皮毛。
至于时间倒退,现在还一点头绪都没有。”
何大清无奈地摇了摇头,只能停止了领悟。
他深知不能一味地闭门造车,需要考虑实际情况。
于是,他开始对科研基地的时间流速重新调整。
这一次,经过深思熟虑,他把时间流速调到了1:1万。
虽然以他的能力可以调到更高的比例,但他无法确定和控制时间流速对科研基地中的人可能产生的未知影响。
所以,何大清谨慎地只调到了1:1万。
随着时间流速的调整,科研基地内的一切仿佛都被按下了快进键。
科研人员们原本有条不紊的研究节奏瞬间加快,各种实验的进程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推进着。
但同时,这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大家需要在更短的时间内处理更多的信息,做出更精准的判断,每一个决策都变得至关重要,因为一旦出错,可能就会浪费掉大量宝贵的“时间”
。
何大清在调整完时间流速后,并没有闲着。
他开始在基地内四处走动,观察各个项目的进展情况。
他首先来到了星舰研发区域,这里的科研人员们正围绕着新一代星舰的设计图纸激烈讨论着。
看到何大清到来,一位负责人赶忙迎上来汇报:“何先生,按照您之前的设想,我们在星舰的动力系统上进行了优化,采用了更高效的量子能量转换装置,预计能让星舰的能量储备再提升30。
而且,在防护方面,我们结合了最新的空间折叠技术,使得能量护盾的强度和稳定性都有了显着提高。”
何大清仔细聆听着,不时点头表示肯定,同时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很好,不过在动力系统提升速度的同时,要注意能量的稳定性,不能出现过载或者能量波动过大的情况。
还有,空间折叠技术应用在防护上虽然是个创新,但也要确保在实战中能够快速响应,不能出现护盾开启延迟的问题。”
负责人认真记录下何大清的话,连连点头称是,随后便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了。
:()四合院之我把一切上交国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