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第六十章 千里江山图(第9页)

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以墨色线条为骨,以赭色打底,石青石绿原料,蓝铜矿、孔雀石,不容易变色,矿粉反光,画面富丽堂皇,虽然元代才有了“青绿山水”

的正式称谓。

但是源流则是从唐宋时代就已经发展开来。

希孟从前说过,虽然官家一念之差,让他们家从官眷跌落至罪臣,可他仍旧感念天子知遇之恩,提拔之意,这幅画也确实是进献给官家的,皇帝的座位坐北朝南,所以画的方位是上南下北,画卷内容时从右方导入,两个相邻的大湖又有群山拱卫的高峰,最后是河流入海。

也是颇有心的布局和经营了。

开篇洞庭湖,近实远虚,湖水波纹有粗有细,洞庭湖上一水桥出现,三十二级木构架桥墩,正中是十字形攒尖顶廊桥,深山中,渔村人家、瀑布溪桥、廊桥亭榭、樵夫隐士、水车驳船……房屋错落交通,隐士惬意淡然,山路有致,群峰参差。

接下来便是庐山,希孟别出心裁的将小姨住所的草庐画了进来,草庐代表归隐,草垛一样的屋顶不住人,不为人知的是画面中的草庐里面供奉希孟双亲,而希孟小姨的将用一生守护这里。

庐山上有三叠泉,叠水瀑布淙淙不断,瀑布尽头当然是百川归水,彭蠡湖就在山脚。

知命目光随着画面仿佛回到了彭蠡湖边的日子: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

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

黤黕凝黛色,峥嵘当曙空。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

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

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

鄱阳湖上风光好,群山竦峙,烟波浩渺、渐入佳境;心中理念,天人合一,天地如此,何况人乎?知命闭上眼仿佛看见了张择端、赵昌、陈尧臣、苏汉臣、朱渐等夫子的模样,他们不就是北宋乃至中华艺术史上的一座座山吗?遥想去年夫子们在斗台之后为了争做希孟的夫子打架的场景,对老师的尊敬、对君主的拜服,希孟心里全有他不露声色的绘制在画卷当中,也把青绿色用的最多的地方放在这里以致敬。

彭蠡湖的尽头江河入海。

极目远眺,天下太平,疆域辽阔,海晏河清,山川大地,江河万里。

心中若能容沟壑,下笔方能汇山河……希孟的“醒”

也离不开弥勒的点拨。

同样都是长卷,同样都费其心力的旷世杰作:《清明上河图》引人驻足的是浓浓烟火气,放眼望去,是一派汴京的繁华景象。

让人禁不住投入其中,跟着商贩走卒穿梭于热闹的酒肆街巷,在桥上、河畔流连忘返;而希孟牺牲文人最引以为豪的笔墨痕迹,用青绿的美征服山峰。

从材料、构图、笔法、颜色,无一不是让世界看到我的“最好”

耕者有其田,织者有其杼,居者有其庐,老幼有从依,黔首不曾愚,言者无忧惧,各尽其材,承古萌新,民之安将如日恒久,与国之泰定如星之璀璨。

知命抚掌,这不仅是写生后的总结创作,应该也是希孟心中的美好世界应该有的样子吧!

二人正轻声说着话,门口一直在侧的小黄门咳嗽了一声:“二位祗侯,官家那边着人过来了。”

知命和希孟对视了一眼,门口进来一队小黄门看样子等候有段时间了,待画干透,就持画呈给官家。

刚才那遍胶矾水已经干透,画面变得更平整,颜色也更厚重舒服。

知命推开门走出去,不绝于耳的是众人对希孟毫不吝啬的赞美和喝彩,此刻她心里填满了满足和幸福,轻快的带着眼泪走出拥挤,快步回去。

北宋,汴梁,一个十八岁的少年,夜以继日,青灯黄卷,是怀着怎样的气魄和赤诚,绘就了这般波澜壮阔的画坛奇观。

而她是这一切的见证者亦是助推者,何其有幸?幸甚至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她除了能打一无是处荒火战争八零后少林方丈民国谍影重返1987龙舞九天超级吞噬系统综武:七侠镇说书,开局结拜乔峰恐怖女网红电影世界私人订制随身带个狩猎空间择天记狂枭宠妾灭妻?这王妃我不当了!帝临人间玄灵界都知道我柔弱可怜但能打靖天下灭运图录官道争锋逍遥梦路保卫国师大人权臣大佬和我领了个证斗罗:我教皇身份被比比东曝光了重生1999:开启黑科技时代遮天:成帝的我回到地球当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