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了,穿上僧衣之后,也能掩盖一部分兵痞气息。
反正,这些人进入汴梁大相国寺,也只是当背景,真正交涉的是觉悟及手下僧众。
第六,徐铉、张洎等人汇报,周朝进贡的各项事宜都已经准备好,只等洪州消息,国书写好盖章之后,随时都能出发。
李煜则是在暗中准备,要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在金陵处理完毕。
比如,进贡人选当中,并非只有金陵这边的张洎,还有洪州派来的朱巩、王悦,这两个人必须留在金陵,不能北上。
此外,对于李煜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洪州那边同意兵权下放,他并不指望自己老爹交出全部兵权,只需要能够调动水师即可。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金陵奏表及人犯送往洪州的同时,一份份军情也紧跟在后面,不断地送到中主李璟的面前,内容无他,就是江北周军不断试探、进犯,涵盖润州、建宁、和州、采石等地,这当然是林仁肇的杰作。
从金陵到洪都,一来一回,走水路需要十五天,骑马需要十天,但安排的当,只需要七天就够了,去的时候快马加鞭、八百里加急,回来的时候走水路、顺长江而下。
显德七年,算是南唐迁都的第二年,主持汇报事务的人是徐锴,李煜之所以选择此人,一是因为他办事老练、认真,绝不会跟自己隐瞒,二是因为他并非自己亲信。
这点很重要,如果是韩熙载、柴再用等人前往洪州,虽然官阶够高,但在“立太子”
一事上,他们都是支持李煜的,“下放兵权”
这种话从这些人口中说出来,难免会引起人的怀疑猜忌。
,!
整个事态正按照李煜计划发展,可现实情况却比较糟糕,如果是金陵这边是一潭死水,那么洪州就是一坨烂——物理意义上的烂泥。
唐代大才子王勃笔下的《滕王阁序》写到,“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整篇文章把洪州夸得人杰地灵,可任何东西都怕比较,洪州和金陵一比,那就是弟中弟。
中主李璟南巡,进入洪州之后就傻眼了,整个城市不大,交通狭窄、宫殿稀缺,以致于搬迁过去的六部都勉强找到房子,日常办公极为不便,加上城防营、禁军、后宫、厨子、歌姬……等等人员,这些人涌入洪州之后,就跟无头苍蝇一样。
如果是条件艰苦,那还好说,毕竟是陪王伴驾,也算是光荣的。
问题在于,整个洪都的氛围十分压抑,很多大臣从去了之后,就不断上书,要求重新迁回金陵,就连李璟也一度动了回去的心思。
可他毕竟是一朝国主,脸还是要的,更得要命啊!
于是,死活都不同意回迁金陵,搞得上上下下怨气不少,这种情况下人浮于事,没几个衙门尽心办事。
李煜正是想到了这一点,才专门写了密信,将一并事务交给七弟李从善处理。
李从善虽然也有登基之心,但人心不坏,李煜是自己的六哥,兄弟之情还是要顾念的,即便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如果把这么重要的事情办好了,在国主李璟面前也更的信任。
终究南唐一朝,较之大唐帝国,人性光辉是比较耀眼的,“玄武门之变”
这种兄弟相残的事情没有发生,当然,这也许是因为李弘冀死的比较早的缘故,毕竟这位“文献太子”
为了皇位,连自己的亲叔叔(李景遂)都能干掉。
历史上,李煜与李从善的兄弟之情尤其值得称道,《南唐书·卷三》记载,开宝四年李从善入汴梁朝贡,被宋太祖赵匡胤扣留,按说,这对李煜是好事,没人跟自己争皇位了,可“甲戊岁秋,后主三上其表,乞从善归国。”
这也能看出,李从善与李煜的关系并不是不可调和的。
徐锴到达洪州,已经是大年初五的深夜,他毫不迟疑地奔向了司务府。
:()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