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现在呢,它能跑,但有两个问题,一个是一次跑不到30公里,另一个是上坡差口劲。
就有点鸡肋。
我们的想法是,怎么才能让它跑远点,上坡也有劲儿。”
叶菁菁挠头,她说她不懂,不是谦虚,是她真不太懂这些。
面对这两个问题,她的第一想法是电池的动力不行,得换电池。
但是她穿越前,电动自行车市场上用的是什么电池?呃,她不晓得啊,她确实不晓得。
所以,她只能一边机械地一口接一口吃热豆腐,一边冥思苦想,什么才能代替铅酸蓄电池。
刘伟被她招呼着,也在叨叨:“能用什么电池呢?”
“不用换电池,是车子的设计有问题。”
赵老师手里也端着搪瓷缸,同样散发着热豆腐的清香。
年轻人们赶紧跟赵老师打招呼。
说起来,赵老师是真的怪倒霉的。
西大重新通过高校招生后,按道理来说,他这样知识储备丰富教学经验扎实的留苏副博士,应该能在科技的春风里大展拳脚了。
事实上,他今年也的确恢复正常教学了。
叶菁菁上学期在物理系的时候,还上过赵老师的课呢。
但尴尬的是,这样的时光只持续了一学期。
等到今年秋天,西大再开学,倒霉的赵老师又被迫离开了教学岗位。
为啥?因为西大物理系专业课用的是美国大学的教材。
这在眼下极为普遍,比如说清华的普通物理这门课,跟西大一样,都是伯克利大学的物理教材。
再比如说,武大的离散数学,用的同样是大部头英文教材。
但上学期,校方考虑到学生的英语水平,给大家发的是翻译过的讲义。
只这学期,校方认为学生应该跟上国际形势,自家又不差,为什么不上原版教材呢?
如此一来,倒霉的赵老师又后退一射之地了。
他是留苏副博士,俄语呱呱叫,英语根本没学过啊。
他自己都听不懂英文物理课,又怎么可能给学生上课?
还是叶菁菁看他实在时运不济,趁着校办厂开始搞新式打字机的机会,仗着自己是汉子输入法的提供者,大力推荐赵老师去厂里专门负责研发这一块儿,才算是稍微让赵老师有了点儿用武之地。
不得不佩服赵老师的格局,一般人碰上他这情况,不气得原地爆·炸,估计见人也不会有好脸。
他却心态平和,始终有啥活干啥活。
现在看到几个年轻人对电动车束手无策,还主动指点迷津:“这个车的问题是能量消耗太大,没有意义的消耗。
你们改一下电机,把转子直接放车轮上,定子固定在车轴上就行。”
看周其芳还是满脸困惑,叶菁菁干脆给赵老师揽活儿:“赵老师,麻烦您受累,给她做个样把吧。
哎,周姐,你们厂也大方点。
零部件啥的,给我们校办厂弄点。
回头你们生产线忙不过来,我们这边给你们组装好了,再送过去。”
这时代,是卖方市场高于买方市场,像自行车这样的紧俏物资只愁买不到,不怕卖不掉。
自行车厂担心的也不是同行抢生意,而是厂房不够用,订单无法完成。
所以眼下有些社队企业就抓住了这个机会,通过下放知青家庭的关系,搭上国营大厂的线,代大厂生产。
可以说,它们应该才算国内最早的代工厂。
叶菁菁对着周其芳提这要求,不算为难人。
周其芳立马痛快答应:“行啊,到时候还请你们校办厂多帮忙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