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她们二人所站之处视野受限,于曼颐只能匆匆瞥一眼几处标志建筑,那处在水泥路尽头、门前植被茂密的编译所尤其漂亮,三层楼每层都有露天走廊,雕花铁艺栏,走廊上站了几位员工谈天抽烟。
而后,袁晚吃完了最后一口糯米,拉着她进了编译所旁边的总务楼。
大厅里已经挤满了来报道的新人,新人看起来总是较为呆滞和茫然。
于曼颐看见尤红也站在人群里,想靠近,又感到后背升起的寒意。
“好高傲,”
袁晚道,“我一早与她打招呼,心里还很担忧,这样的人要怎么做邻居相处。
还好你来了。”
“美术部只有我们三个吗?”
“对,历来没进过女人。
我是第一个考进来的,你们这届也只有你们两个。”
看来袁晚去年饱受无女人之苦,毕竟于曼颐看他们男学生们都会带着互相介绍,出去喝茶,抽烟,吃饭。
但这社会风气刚刚开化,真正出来工作的女人又不多,即便考进来了,生活和工作上又会受到许多桎梏。
于曼颐感谢袁晚先考了进来,又热情给她讲解,不然她不知道要多茫然。
又等了片刻,真正负责新员工培训的老师终于到了。
方才袁晚只是给于曼颐粗略一讲,这位老师则是带着所有人,将那些建筑挨个走了一遍。
于曼颐初见只觉得这商务印书馆像一架精密机器,一走动起来,这架机器便在她眼前运转起来了。
排字部的工人按稿取字排版,整栋厂房都是将字块排平的“咔哒”
之声。
而后字板运入印刷部,每个工人身上都是多年来被浸透的油墨味。
一切就绪后,书籍装订成册,运入库房,等待发行部,也就是她那日在棋盘街考试的地方,派车来运。
这印刷是印书馆的立身之本,有如人体内血液的流动。
其后又生长出躯干末梢的细微之处,诸如编译所后新建的小学,西侧的花园,以至于一座疗病房,若非重病,几乎可替代医院。
噪音最大的莫过厂房尽头的发电机房。
于曼颐已经不是那个将手电筒理解为木桶的于曼颐了,她站在发电机房外,听着机器轰隆运转,有如为整座机器注入能源燃料,将这商务印书馆全厂上下催得隆隆作响,生机勃勃。
这一圈绕过,三十个新人终于被带着回到了总务楼。
看来这商务印书馆的培训也深谙人性之道。
人人都说商务印书馆好,何处好?名声再大,练习生也不过拿十五元的月薪,在上海刚刚够吃饭住宿。
但绕着公司看一圈,见过了那些专为员工建造的设施,便心生归属感,恨不得在这里待到养老。
于曼颐觉得自己激动归激动,还是冷静为好。
古时候的宫女,见着王宫也是很豪华的,但那王宫和她有什么关系呢?想必姜玉也是想通了这一点,最终才出去自立门户。
一楼大厅被新人们的谈论声充斥着,只有于曼颐和尤红分站两侧,较为安静。
那老师拍手示意大家安静,询问道:“是否还有问题?”
有人立刻说:“老师,我们三年练习期满,工作如何安排呢?”
“要根据你们的成绩分配。
营业部和各部名下的杂志社可以去,还有下属的广告画室、电影制作部门,也会来要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