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邯郸也没什么意思,待我见些旧友就回吧。”
赵太后对家乡没什么依恋,只有在旧友故交面前显摆的心态,除此之外就想早点回自己宫中。
她宫中有电灯风扇,有电脑娱乐,邯郸有什么,无聊透顶。
不是炫耀的心思顶着,她根本不想大老远坐车颠回来的。
嬴政嘴角微抽,终于摸到了一点母亲的真实想法,与他不能说有志一同,也只能说是南辕北辙了。
罢了,这次的能量被李世民用了,等再积攒够,他去后世一趟,别的不说给她的硬盘补点货吧。
若是影视数量不够,考虑带点游戏回来让她试试。
但是那个就真不能让子女接触了。
这一年的秦国,与元狩三年的大汉都没什么大事发生。
因为边境压力的减轻,刘彻将陇西、北地、上郡的戍卒减半,加上新财源,以及他不再抽钱出来建皇陵,财政终于能稍稍缓一口气了。
山东大水,因为提前做了准备,虽说受灾减产是必然,但人心尚算安定。
刘彻还趁这个机会,把一部分受灾的贫民转移到了关西与南方。
大部分还是像历史上一样移至关西,还没有开发完全的江南转移这么多人,移民肯定怨气深重。
但他也确实需要在南方增加人口。
现在北方传统的农业区仍然以种粮为主,粮食是国家的根本,不能轻易改变,而西域还没有归属大汉,所以他想大规模种棉花,就把目光放在江南了。
并非缘木求鱼,看着江南在后世一度是棉纺中心才这样做,纯粹是为了稳固现有的产粮区罢了。
江南一带成为纺织中心,气候也适合种棉花只是因素之一罢了,中国适合种棉花的地方多了。
还是因为江南经济发达,从大工坊到家家户户的纺车都需要棉花这种原材料,所以当然是本地种植最方便。
与其说是气候决定,不如说是气候给打了底,最终无意形成的工业布局决定的。
不过那也使原本的“苏常熟,天下足”
的谚语,慢慢变成“湖广熟,天下足”
——粮食主产区转移了。
刘彻自问现在他还不敢太浪,让棉花抢占了耕地。
既然如此,原本就不是大汉粮食主产区的南方地区,就更适合用来种棉花了。
已经开发的熟地不用,但可以让移民开荒嘛。
当然,别处也不是完全没有种棉花,关中与河南、河北都有种,但在官府的严格管控之下,除了官田划出一定比例用来种棉之外,民田也划了红线,只许少量种植,不许多种。
拥有大量田地的王侯富商地主们,就是官府严查的重点。
查出来削爵罚金论罪入狱,张汤为你提供一条龙服务。
亲,你也不想自己或祖宗浴血拼搏得来的爵位因为种棉花被削了吧?
所以棉纺工业也在办,但因为受官府的严格控制,正常历史线上影响极大的棉纺工业现在完全不能跟毛纺相比,还处在一个等米下锅,等着原材料大量供应的阶段。
或者用最简单的话来描述:棉纺厂用的还是珍妮纺纱机,工匠做成的骡机还在仓库吃灰,没有用武之地呐。
秦国也是一样的问题。
嬴政才不会拿关中的帝王之基去主种棉花,这事不提,先统一天下再说。
他同样只划了少量的地,培养些熟练的工匠、纺织工,以及最重要熟悉这套流程的管理人员出来。
主要女工都还是官府管理的隶妾呢。
现在技术做出来的棉布,说实话也不怎么样,纯棉特别容易皱。
但好处也很易见,即使技术没有进步改善,长绒棉的产量、织造流程的简易,都会让它取代麻的地位。
更不用说,纺织之外,棉花填充是平民之家更易得到的保暖之物。
而大秦的军队将来守卫北地,棉衣也是必需之物。
衣食住行,虽不及粮食,但棉花的地位也很重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