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大汉,自先帝刘备创业以来,历经风雨,至刘禅登基,已过数十载。
天下初定,科举制推行之后,洛阳百姓终得安稳,市井之间重现繁华,孩童嬉笑,商贾往来,一派太平景象。
然而,朝堂之上却波谲云诡,一场定都风波正激烈上演。
长安与洛阳,两座古都,犹如天平两端,承载着群臣不同的期望与考量,争论之声,不绝于耳。
这日早朝,大殿之内气氛凝重。
有臣僚出列,神色恭谨,却又难掩急切:“陛下,长安乃高祖龙兴之地,历经数朝,根基深厚。
其地势险要,四面环山,关隘林立,易守难攻。
若定都长安,退可据守山河,保我大汉社稷无虞;进可挥师东向,图谋中原,复兴汉室,此乃千秋大业之基也。”
费祎言辞恳切,掷地有声,朝堂之上顿时响起一阵附和之声。
关东人见此情形,自然不悦,钟会微微皱眉,向前一步,朗声道:“丞相所言虽有道理,但洛阳亦不可忽视。
洛阳居天下之中,交通便利,漕运达,四方贡赋,皆可汇聚于此。
且洛阳自周、汉以来,即为文化昌盛之地,礼仪之邦,定都洛阳,可彰显我大汉承继正统,以德化民,凝聚天下人心。
再者,此地百姓对我大汉感情深厚,定都于此,亦能抚慰民心。”
此言一出,另一派大臣纷纷点头称是。
武将姜维亦出班奏道:“陛下,长安周边毗邻西域,利于出兵西征。
我等将士多年来厉兵秣马,志在恢复前汉荣光,定都长安,可使我军行动更为便捷,迅出击,直捣敌巢。
洛阳虽好,然距离前线较远,不利于军事调度。”
这时,一位老臣缓缓站出,乃是太傅许靖。
他白苍苍,声音却沉稳有力:“诸位所言,皆为国家大计。
然长安历经战乱,昔日繁华已不复存在,宫殿损毁严重,若定都长安,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修复,这对我大汉百姓而言,无疑是沉重的负担。
而洛阳城郭尚在,稍加修缮即可使用,可节省民力,休养生息。”
一时间,朝堂之上众说纷纭,支持长安者强调其军事战略意义与历史地位,拥护洛阳者则看重其交通、文化与民心所向。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争论之声越来越激烈。
刘禅坐在龙椅之上,眉头紧锁,心中亦是纠结万分。
他深知这定都之事关乎大汉国运,不可不慎。
定都长安,固然有险可守,利于军事扩张,但重建长安的巨大耗费,以及对百姓的负担,让他不得不顾虑重重。
而洛阳,虽有诸多便利之处,可其防御相对薄弱,也是他心中的隐忧。
退朝之后,刘禅独自一人在御花园中踱步,试图理清思绪。
微风拂过,花香阵阵,却难以驱散他心中的阴霾。
他想起先帝创业的艰辛,想起大汉一路走来的坎坷,如今这定都的抉择,仿佛是命运的十字路口,一步走错,便可能万劫不复。
此时,太监悄然跟在身后,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依奴才看,洛阳甚好。
这洛阳离咱们现在住的地方近,也不用大费周章地折腾。
而且洛阳热闹,陛下也能享享清福。”
刘禅瞪了他一眼,喝道:“住口!
此乃国家大事,岂容你在此胡言乱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