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这已经属于线性代数的范畴,搁后世都算是大学数学才学的内容,高中数学都不学。
现在,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儒家经典上的考生们,就算看过《九章算术》,也未必真的会做。
数学题就是这样,只要你没搞懂方法,哪怕你一看题目,立马拍大腿,哎哟这题我有印象,我做过一模一样的,连数字都没变!
然而你没学懂方法,悲剧来了,还是不会。
就是这么心塞。
好在萧景曜没有这个困扰,现在的算学题并不像后世那样要给出步骤严谨的解题过程。
萧景曜先在白纸上打了下草稿,然后再转化成大齐算学的书面用语,然后认认真真地答完全题。
其实萧景曜不打草稿也行,因为这是《九章算术》的原题,《九章算术》书上就给出了答案。
萧景曜这种照相机记忆,照搬答案就行。
也就是他习惯了上辈子的解题步骤,还重新打了遍草稿。
反正时间够用,就当放松一下脑子。
萧景曜答完这道原题后,忍不住想,这道题会难住很多考生,但肯定难不住陆含章。
那家伙就算算学特别差,但只要他看过《九章算术》,就一定能答出来这道题。
过目不忘的技能就是这么变态,哪怕是碰上不懂就是真的不懂的数学题,做到原题时,诶嘿,我虽然不懂,但我把解题步骤和答案全部背下来了,一个小数点都不差,没想到吧?
这么一想,萧景曜都觉得,陆含章运气挺好。
要真是这样,哪怕换一个数字,陆含章也没办法靠过目不忘的技能作弊。
不过考卷中也就这一道原题,其他算学题都有所改动。
如果陆含章只靠记忆开挂,那他也只能拿到这一道算学题的分。
其他的题难度同样不小,萧景曜在府学学过三年,府学可是一个府师资力量最强的学堂,以萧景曜自身经验来判断,府学学生,能做出三道算学题已经算不错了,还不知道
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
要是钻牛角尖和算学题死磕,说不准后面写杂文的时间都没了。
萧景曜轻轻叹了口气,静心凝神,答完了第二场考试。
第三场开始时,萧景曜这条号舍突然有了别的动静,有考生在号舍内晕了过去,被衙役抬出了号舍。
衙役们把那名倒霉的考生抬出去时,正好经过萧景曜的号舍。
萧景曜见对方双眼紧闭,面色潮红,嘴唇因为缺水而干燥得裂开,几乎有了血印子。
这症状,明显是受凉发高烧,却一直咬牙死扛,结果把自己烧晕了过去。
以现在的医疗条件来看,这种情况十分凶险,也不知道这位考生出去后进了医馆,大夫能不能保住他一条性命。
有了这个插曲后,考生们更紧张了。
萧景曜还听到不远处传来压抑的咳嗽声,连叹气都透着一股焦虑不安,想来是有人也受凉了,见了这位被抬出去的考生,难免心中怆然,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坚持住最后这三天。
萧景曜活动了一下身子,再次感谢萧元青,让他遗传了一副强健的身子骨。
这年头儿,读书人要考取功名,有时候还真的是拿命在拼啊。
萧景曜定了定神,很快就把这些杂念从脑海里甩出去,开始答第三场的考题。
第三场题目更难,考的是策问、杂文和律法。
用后世的话来说,全都是主观题。
上限极高,下限也极低。
考验的是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是只会死读书的考生,根本过不了这一关。
律法对萧景曜来说,都是老朋友了。
反正题目再怎么变,律法条例又没变,只要找准了和题目对应的条例作答,就算是抓住了得分点,能够得分。
当然,像萧景曜这种熟知律法,又看过尹县令断案,以及南川县历代案例的家伙,肯定不会只照本宣科,把律法条例一写,毫不留情给出判决就完事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