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大夫说韩大人年事已高,这次头上受伤,还受了惊吓,得在府里多修养修养。”
陈词雁简单说了下这件事的经过,跟宋怀玉回来后告诉梁颂的无异。
梁颂看着手里的文书,听完后冲着宋怀玉扬了扬下巴,“你去找人看着韩大人,既然受伤了就好好休息,淮州又不是没人了。”
“好,那你和陈大人好好聊,我去看看纪相那边怎么样了。”
宋怀玉一离开,陈词雁就觉得这院内的气氛瞬间松了下来,她对于这位威名赫赫的镇北侯打心眼里的敬畏。
毕竟这位敢掐着陛下的下巴将那苦涩至极的汤药给陛下灌下去,完事之后还敢拍陛下的脑袋安抚。
真是苍了天了,陈词雁第一次见到这场面的时候差点没忍住跪下,还是她的老师纪相一把扯住她,没让她当着陛下和侯爷的面丢人。
“陛下,我看那位韩大人似乎对你关怀有加,今日来前他还问我,您怎么样了。”
“哦?有这回事吗?”
梁颂好奇地抬眼,她看着陈词雁,忽然想到了一个事情,“我听镇北侯说韩大人前几日每日都会来找我,但是他都给人劝回去了,你知道这回事吗?”
陈词雁迟疑片刻,点头:“是有这么一回事,侯爷说您那几日染了风寒,不见外人。”
梁颂用手指摩挲着粗厚的纸张,上面的笔迹苍劲有力,有着松山风骨的意境,她好奇地看了几眼,发现其中一些字书写的痕迹很是眼熟。
她日常用毛笔写字时,会无意识地在最后一笔落下之后,在其旁边用笔尖勾出一个小点来。
梁颂的字是幼时宣妃教的,宣妃的字不似常人家女子那般娟秀,她的字不输当年的昭武帝,梁颂学会写字后临摹的每一张字帖,都是宣妃的笔迹。
这个习惯一直从幼时保留到现在,而她如今却在韩禄的字迹上,看到了独属于自己母亲的习惯。
“韩大人家中可还有亲眷?”
陈词雁摇头:“没有,韩大人夫人早逝,膝下本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在多年前失踪,小女儿没过几年也失踪了。”
她唏嘘道:“韩大人命苦,两个女儿相继消失后,他不但没有一蹶不振,反而更加勤勉,这些年来的俸禄也都用来找女儿了。”
梁颂坐在原地手脚冰凉,她低头看着手中的文书,突然觉着有一些荒谬。
说起来这么多年,自己只知道母亲是当年江南的一位织女,除去她的名字,剩下所有的一切都一无所知。
“那你可知,韩大人的女儿如今是何年岁,名字又是什么?”
梁颂缓缓抬起头,声音低缓,一字一句询问着面前的陈词雁。
陈词雁隐约感到了不对劲,她试探道:“陛下,难道您认识韩大人的女儿?”
梁颂笑着说:“只是觉着韩大人一生辛劳,朕若能替他找到女儿,或许会不负这位大人的忠心。”
“陛下说的有道理,不过臣不知他两位女儿的姓名,待我明日见到韩大人替陛下问一问。”
陈词雁正襟危坐,觉着自己一定要办好这件事。
这才不会辜负韩禄韩大人在淮州辛劳半生。
梁颂压下心底所有的猜疑,稳住心神看着手中的文书,在看完所有的文书后已经月上中天,宋怀玉带着温热的饭菜推门而入,身后跟着消失了一整天的纪明箫。
“陛下,该吃饭了。”
纪明箫手上也提着饭盒,从前在宫里她们是不可能跟陛下一起用膳,但是自从来了淮州,君臣之间似乎多了几分亲密。
这几日的晚膳几乎都是同梁颂一起,顺带还捎上了陈词雁。
梁颂搁下手中的东西,还没来得及问纪明箫今日和杜大人他们商议的结果,就被宋怀玉一勺汤药堵住了嘴。
“陛下,用膳时不可商议政事,快把药喝了吧。”
纪明箫和陈词雁已经习惯了镇北侯的大逆不道,她们二人眼观鼻鼻观心,默默吃着从膳堂带过来的饭菜。
宋怀玉伺候着梁颂用膳,陛下现在的胃口不及从前,带来的饭菜还没能吃完一半就吃不下,剩下的基本都是他全部扫进肚里。
用完膳过后,梁颂留下纪明箫,宋怀玉在另一边吩咐北侯军做事,她们二人在屋内点燃烛火,将这几日针对淮州后续修缮、搭建城内设施的计划一一完善。
“陛下还在忧心世家复燃这件事?”
纪明箫知道世家能在京中倒台,当年还是公主的陛下出了不少的力,所以在听到世家有复苏之意的消息后她就在担心,陛下会对这件事太过忧心。
然而她却想错了,梁颂根本不会对世家复苏分出半点眼神,她丝毫不惧世家的复仇,当初能把权倾朝野的杨微摁死,这次她也不介意彻底拔除世家的根基。
“朕只是在想,你与宋怀玉瞒朕的,究竟是什么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