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好,好,我马上回去。
”
挂断电话后,杜小曼脸上的表情慌得不行,说道:“对不起,彭记者,我真的该走了。
”(未完待续)
第15章
采访组日常
【前言】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早已不是简单的事实记录,而是一种对真相的追寻,对人性的洞察,对社会肌理的剖析。
记者作为社会的记录者与叙述者,不仅需要穿行于真相与谎言的边界,还要在纷繁的事实中捕捉本质,在复杂的情感中传递温度。
那天采访完杜小曼,彭冬冬回到办公室,把采访录音来来回回听了三遍,尤其是最后一遍,简直是字斟句酌,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他对照笔记本上圈画的重点,慢慢理清了思路,然后十指在键盘上飞速跳跃,打出一行行文字。
夜深人静的时候,他终于完成了初步稿件,但心里清楚,这还不够完美。
他还得补充赵楚和杜小曼母亲的采访内容,或许还要润入一些杜小曼邻居对事件的态度,才能让报导更全面丶更有说服力。
不知不觉间,他靠在椅子上睡着了,连手还保持着托着额头的姿势,疲惫写满了脸。
清晨,天刚蒙蒙亮,李丽早早来到办公室。
她看到彭冬冬一副在椅子上将就过夜的模样,心疼不已,所以没敢弄出太大动静,生怕打扰他休息。
直到彭冬冬迷迷糊糊睁开眼,看到李丽已经坐在工位上忙活了,他才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活动了下僵硬的肩膀。
“组长,你又熬通宵啦?”
“嗯,昨晚思路一下子通了,越写越停不下来。
”彭冬冬揉了揉太阳穴,打着哈欠说道。
“你老婆没抱怨你老加班啊?”
“二十多年了,她早就习惯了,我也习惯了。
”
“组长,您可别太拼了,给我们年轻人留点活路吧!”
lll 李丽逗趣地接话,语气轻松,办公室的气氛也跟着活跃起来。
虽然办公室的氛围看起来轻松,但每个人都清楚,这份工作容不得丝毫马虎。
在如今传统媒体面临新兴媒体冲击的大环境下,每一篇稿件都需要字字斟酌,既要保证内容的客观和真实,又要经得起公众的放大镜检视。
写错一个字,甚至一个标点,都可能被无限放大,影响到宣传单位的公信力。
刚泡了一壶茶回来的刘爱华,也是一名老记,他抿了几口茶水,接着说道:“就是,组长啊,你一个人干十个人的活,这个月再出个大稿,那我们可都要喝西北风了!”
“干脆把家搬办公室得了,省得来回折腾!”有人忍不住打趣道,大家纷纷笑起来。
“别闹了,大家赶紧把今天的选题报一报!”
彭冬冬笑着挥挥手,假装严肃地“镇压”这群活跃分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