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李唯要制作的水车,是下冲式水轮车,是未来农家常见的水车升级版。
适合在一至三米高的水流落差、约是成年人小跑度的中等水流度环境使用。
这与李唯所瞄准的辽河流域一带的水利条件完全相符,取距离串联窑最近、地势最合适的中段即可使用。
这种水车最大好处在于结构简单耐用,能够持续输出稳定的旋转力量。
瞧瞧这句话的关键词,‘结构简单’‘耐用’‘持续稳定的输出’,这都太重要了。
水车整体尺寸直径九米,车体宽度在三点六米。
还是那句话,这么设计,利用现成的水道就能昼夜不停的往死里工作。
核心部件制作很考验技术经验。
水车骨架的制作,在《鲁班书》中其实都有相似的加工法,可这群人不读书,祖上读过也逐渐变成了口口相传的简要记事,倒是不如这么多年自己摸爬滚打的经验之谈了。
所以李唯还是给巧手吐屯做了专项教育。
车辐条选用十二根老柏木,每根木料中间部分削薄到原来的一半厚度,减轻重量的同时增强抗弯能力。
做个卷面分在五到十分的分析,就可以得出结论,这样操作后其强度提升了近两倍。
外圈框架的制作中规中矩没有一丁点新意,用木板拼接成环形、接缝处用熬煮的鱼鳔胶粘合,每隔一米加装五厘米宽的铁箍。
此时是没有铁箍这么个概念的,但唐代的冶铁技术已经成熟,铁器广泛应用于农业、兵器、建筑构件等领域,铁制品的生产和使用已经较为普遍了。
李唯只是把模样绘制出来、再讲述其作用,饶是巧手吐屯这种乡下人也立马就搞明白了。
除此之外,麻烦的、需要着重注意的有两点。
取水斗的制作,李唯设计在其底部钻了鸡蛋大小的排水孔,用铜钉子固定在车体上,这样既能装水又不会积存泥沙,减少了维护的成本和使用做工的时长。
防水罩的制作,用细竹篾编成筛网状罩子,孔眼不过乒乓球大小,既不影响转动又能阻挡水流直接冲击轴承。
这里麻烦的是原材料难找,费了好大劲的功夫,才勉强找来足够用的细竹。
动力传输系统中,齿轮组采用一大一小的配对设计。
大水车端齿轮直径六米,上有七十二齿,锻锤端齿轮直径三米,三十六个齿。
大小齿轮的配合原理,与自行车变器原理相像,提高水车转,同时输出两倍的力量,足够驱动三百公斤的大铁锤连续捶打。
这份工作,放人来是绝对做不到的。
李唯目前只需要两台水车,工程量对比汗王的牛马压榨无法相比。
且为了使木材具有防水性,在水车组装以前,所有的木材都要在桐油中浸泡七天。
如此,浸泡的时间里,巧手吐屯等工匠实在是闲不住,还领了很多打造大型民生用品的杂活儿。
比如当初用来煮自己的大浴桶,比如那什么大棚里面的各种零件,再比如做饭用得到的大小不一的盆……
而像是用于搭建房屋的木材,这种事情轮不到他们这些‘老人’,族里为数不多的年轻人就都包圆了。
今年巧手吐屯五十二岁,他觉得自己这辈子的这把火,好像从现在才烧着。
qu4.。
qu4.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