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把包着草鞋的小布包系在大包裹的结头上,以免草鞋单独拎着容易丢失。
燕惜妤做好这一切,才小心地扒开挡在周围的野草,确定路上没人,她快手快脚地把背篓一背,双手一搂大包裹,拱肩缩背低着头走出了草丛。
顺着大路往前走,不担心会迷路,因为这个时代只有官道才是平坦的。
无论怎么走,只要在官道上,总能找到能走的路,也总能遇见要找的人。
果然,刚走到三岔路口,就远远地看见了路的那头人影憧憧。
第13章
燕惜妤左右两边看了看,趁着离的还远,她快步走到一棵树下,把背篓往地上一搁,然后她挨着树坐着,把包裹放在膝上,静静地等待。
过了好一会儿,才看见有两名官差骑着马先过去,然后又等了一阵子,听见了轮子转动的声音。
燕惜妤顺着声音伸长脖子看了眼,发现是五匹马拉着五辆木板车,木板车上堆着麻袋,麻袋堆上还绑着几口大铁镬。
跟着马车走的官差,大概有三十来人,个个都腰佩大刀,其中十几人骑着马,剩下的都走着路。
有一名骑马的官兵身上还背着一面旗帜,燕惜妤仔细看了看,旗帜上面是一个「承」字。
在这队官兵后面跟着的,全是衣着破旧的灾民,男女老少都有,大部分人都是走着路,有些人挑着担子,还有些人推着独轮车。
偶尔能看见一两头牛拉着板车,拉板车的驴子倒是比牛多了那么几头。
不过有牛车和驴车的人家应该是大姓家族,他们把牛车和驴车围的严严实实的,老人和小孩偶尔会上板车上坐一会,但大多数的时候都还是沉默地靠双脚走路。
这一群灾民跟着前头带路的官差,一路风餐露宿地走向遥远的边地。
朝廷下旨安顿灾民,知州大人安排官兵带这些灾民去边地,路上还负责每天三顿粥。
一早在林中露天醒来后,官兵会叫灾民里的妇人去帮着煮粥,就着些腌菜,吃了第一顿之后,就开始赶路。
灾民的队伍很长,拖拖拉拉的,负责带路的官兵会看日头让人休息。
晌午休息的时候,又是一顿粥。
有些赶路之后还能动弹的灾民,吃了粥之后,会上山找野果和逮些田鼠之类的,又或者如果有看见小溪,就下水摸鱼。
总之凡是能吃的,都找来吃了。
剩下那些实在是无力动弹的灾民,尤其是那些老的老丶小的小的老人小孩,一碗清的能照镜子的粥水喝下肚,再灌两碗水,也就饱了。
歇了晌,又开始赶路,这一走就走到了头日快下山,官兵这才大声喊着让人就地歇息。
被找去帮忙煮粥的妇人,和负责去寻柴火的男人,官兵会每人每天多给他们半块硬馍,其他灾民侧围着大铁镬,一人一勺水多米少的粥,再给夹一筷子腌菜。
燕惜妤当初买这个小陶钵主要是因为它比陶碗便宜,却没想到陶钵在这个时候却展示出了它的实用之处。
碗都是下浅上阔,装不了多少,盛多了水还容易洒出来,但陶钵就不一样了,钵体上下一样大,比碗能装的更多。
「呼,」吃完水多米少的粥,燕惜妤长出一口气,接着把陶钵往地上一搁,发了会呆,再回过神来的时候,看见地上的陶钵时就想笑。
(.)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