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上次太渊的《百姓日用识小录》让他见识了这位先生的务实,此刻危难之际,或许能有新的启发。
信封里装着一叠厚厚的手稿,封面题着“菊与刀”
三个遒劲的字。
邵飘萍和史量才凑在一起,头挨着头,逐字逐句地看了起来。
“原来他们是这样的!”
“如此看来,其狼子野心,其行事逻辑,皆有迹可循!””
“太渊先生此文视角之奇特、分析之冷峻、剖析之深刻,前所未有!”
“好文章!”
史量才拍案而起,“这比喊一百句“还我山河”
的口号都有用!
马上排版,下期《申报》连载,让全国人都看看东洋鬼子的真面目!”
“还有!”
史量才补充道,“你马上联系商务印书馆的张元济,就说是我说的,连夜开印单行本!
不计成本,我要它三天之内铺满华东的书坊、报摊,七天之内辐射到华南、华北、华中地区!
印上10万册,不,20万册!
我还要联系海外的朋友,走他们的渠道将书散出去!”
邵飘萍早已心潮澎湃,当即点头:“我这就去!”
第二天,《申报》的“时事评论”
版刊登了太渊的短文,标题为《东洋根性剖析:论“耻”
与“义理”
之弊》。
甫一面世,便在上海掀起了风潮,报社门口排起了长队。
有人等不及印刷,竟然开始手抄。
学校里,学生们传阅着报纸,有人用毛笔将精彩段落抄在纸上,贴在教室的墙上,供大家反复研读。
随着传抄愈广,这篇文章如同投入滚油中的一滴冷水,瞬间炸开了锅。
《菊与刀》之名,不胫而走。
这篇没有激昂口号、没有热血檄文的著作,以其超越时代的冷峻洞察,悄然在这场席卷全国的抗议风潮中,注入了一股理性而冷冽的洪流。
帮助无数国人,更清晰地看懂了敌人。
”
原来他们说的“忠”
是假的!
书里说武士道逼死多少不愿剖腹的人…”
”
你们都看看这段!
说东瀛人崇强而轻弱…”
“耻感文化他们怕的从不是做错事,是怕被圈子当成异类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