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洋娃娃?那是什么东西?娄晓娥耐心地解释了一遍,之后两人的目光又回到了张海民身上,眼中既有惊喜,也有一丝畏惧。
何雨水不禁打了个冷战,悄声对娄晓娥说:“晓娥姐,我怎么觉得有点冷,这海民不会是被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上身了吧?”
张海民翻了个白眼。
娄晓娥却显得更加冷静。
“雨水,这明显是海民有天赋。”
“你也读过高中,应该知道历史上有不少天才,像晏殊三岁识字,五岁写诗;曹冲七岁称象;甘罗十二岁为;宇文泰十四岁带兵……”
娄晓娥举了许多例子,摸着下巴思索道:“海民很可能就是这样的百年难遇的神童。”
张海民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何雨水被吓了一跳,张海民能听懂她们的话并且点头,确实令人惊讶。
娄晓娥指着张海民高兴地说:“你看,这孩子果然能听懂,还点头。”
说着,她一把将张海民拉过来,狠狠地在他的脸上掐了一下,不满地说:“这小子看起来普普通通,怎么会是天才?不行,我不信。”
她想了想,接着说:“我听说外国科学家把人的智商分为高低不同等级,爱因斯坦的智商就远高于常人,这小子肯定也是智商高的类型。
正好,我认识一个燕大的教授,咱们不如把海民送去测试一下智商怎么样?”
娄晓娥兴奋地提议。
张海民却吓得不行,他实在不想这么快就被外人发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万一被当作实验对象怎么办?这个时代可真难说。
娄晓娥可不是随口说说。
第二天,她便带着何雨水和张海民来到了燕大校园,那个时代的燕大仍然保留着民国时期的古典建筑风格,又融入了新时代的精神面貌。
经过几番打听,娄晓娥找到了她认识的一位教授,名叫张厚殊,是一位心理学家。
当时还有心理学这门学科吗?张海民感到非常惊讶,但心里也有些排斥。
研究心理学的人总是喜欢窥探别人的内心,他可不想因此被人当作研究对象。
这一担忧还真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自民国初年起,心理学引入国内,便有不少学者投身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学科改革与实际应用的融合,心理学迎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
按照指示,心理学应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许多研究者因此开展了贴近生活的各类实验。
所以,当听说有人带来了一位神童时,教授张厚殊感到格外高兴。
然而,当娄晓娥和何雨水带着张海民走进实验室时,张厚殊顿时傻了眼:神童在哪?难道是这个婴儿?等到娄晓娥说明来意,请求他测试张海民的智商时,张厚殊更加无语了。
这个看起来才一两岁的婴儿,即使真是神童、天才,也无法完成智商测试啊!
他无奈地说:“娄同志,您可能误会了。”
“我们做智商测试需要做题目,您带的孩子只有一两岁,还不识字、不会说话,就算他是天才,我们也无法测试。”
什么?还需要做题吗?娄晓娥原本以为会有先进的科学仪器,听到这话不免有些失望,她问道:“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或者您能不能试着测试一下,这个孩子连成人的讲话都能听懂。”
能够听懂成人的话?张厚殊自然是不太相信的。
但鉴于娄晓娥是娄家的当家人,日后或许还需要向娄家求资助,他勉强点头答应了。
张厚殊让娄晓娥放下张海民,然后找来一个拨浪鼓,蹲在张海民面前摇了起来,同时密切观察他的眼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通过眼睛可以看到婴儿大脑的发育情况。
张海民心里有些慌乱,只能装作小孩的样子好奇地盯着拨浪鼓,目光随之上下移动。
不过他没料到的是,面前的张厚殊并不是普通的成年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