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论忠诚,王猛对冉明绝无二心,值得冉明托付身后事。
要说能力,王猛的能力是公认的。
他是一个文武全才,为胶东国相时,把胶东国治理天下最富的郡,带兵打仗,更是打得慕容俊都没有脾气。
这其实都不算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谢安非常了解冉明的真正想法。
冉明其实最想把王猛晋升为内阁首相,只是非常可惜。
王猛还是因为资历不够,威望太低,难以服众。
况且冉明打算把内阁首相晋升制度,定为常例。
既,不在边州为官,不得入阁。
谢安举荐王猛,就是让王猛补齐在边州为官的履历。
听到谢安的话,内阁大臣们都暗暗吸了一口凉气,王猛是冉明的心腹老资格的元老,作为魏国最大的两州,冉明交给王猛绝对放心,不会担心两州会有反复。
而且王猛的能力是公认。
最重要的一点,王猛是帝师,跟冉明有着师弟情份,皇帝的老师,想要批判的人,就少不得要掂量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了,你总不能说皇帝的老师私德有问题吧?经过连续三天的内阁闭门会议,经内阁举荐,冉明审批,魏国新任安西大督护为原铁道部尚书王猛王景略,铁道部尚书之位由工部左侍郎崔逞接任。
而庭州刺史则为户部侍郎韩伯,庭州高昌郡太守则为谢重,焉耆郡太守为张玄,于阗太守王国宝,哈密郡太守为袁悦之。
至于楚州刺史则为王坦之。
冉明把这次庭州和楚州刺史和各郡太守人员任命的消息以邸报明发全国,当那些忐忑不安的新晋进士们看到公布的庭州从刺史到各郡太守的名录,这些新晋进士心思开始活络了起来。
王猛是什么样的人,在魏国没有人不知道。
如果说冉明把王猛发配边疆,那绝对没有人会相信,除非王猛谋反。
偏偏冉明命王猛为安西大督护。
督护光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可能不太明白,如果把安西军称为魏国的西方战区,刘科这个大将军就是西方战区司令,而王猛这个督护,就是魏国西方战区的政委和西北局书记。
至于谢重这可是谢安二哥谢据的亲孙子,虽然与谢安名为祖孙,事实上情同父子,他也是像谢玄、谢琰一样跟着谢安在东山别院学习出师的谢氏直系子弟。
至于韩伯韩康伯,也是东晋南方士族中的翘楚人物,他的亲舅舅就是东晋大臣殷浩。
他在东晋时。
这也是名满江南的大才。
,!
至于张玄这可是江南张氏的杰出俊杰,王坦之也是王氏的骄傲,这庭州十九郡太守中,就没有一个是无名之辈。
这么多风流人物都涌向庭州,要说全部发配庭州,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看来朝廷是打算重点经营庭楚二州了。
这些新晋进士不想去庭州或楚州,当然不是怕苦,要说苦寒之地,其实幽燕或中南半岛,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
关键是这些地方虽然苦寒,多少还有些华夏文明留下的政治秩序,只要到了那里都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要用心,就可以水到渠成,做出成绩,得到赏赐和晋升。
可是这二州却根本没有华夏文明的底蕴了,别说更远的庭州,就连凉州的胡风都非常浓,一言不合就会动刀子砍人。
魏国这些新晋进士们此时却不怕了,他们知道魏国朝廷根本就没有放任二州不管的架势,而是准备重点经营,这样以来,他们就打消了后顾之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