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于是做歌,歌曰:「あはれてふ言に験はなけれども言はではえこそあらぬものなれ」。
歌意是说:“虽说「ああ」「はれ」呜呼哀哉地叹息并没什么实用,可是碰到触动人心的事儿,总会情不自禁地叹息啊。”
懂得物之哀的人,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是这样。
美学思潮物哀,“物の哀れ”
(もののあはれ)是日本古已有之的美学思潮,不仅深深浸透于日本文学,而且支配着日本人精神生活的诸多层面,《古语拾遗》从古代原初歌谣来考察,认为“啊”
(あ)和“哟”
(はれ)这两个感叹词组组合而成的。
“这种感叹,最初是通过对人和自然其后发展到对人生世相即对现实的接触--认识--感动的过程而产生的。
由于“あはれ”
这个感叹词与日语汉字“哀れ”
字同音,就以“哀れ”
标出。
“哀”
有着感叹的意味,但因为日语是暧昧的语言,“物哀”
包含的含蓄内容更有“同情、哀伤、悲叹、赞颂、爱怜、怜惜等诸多因素,需放入具体语境中细加揣摩品味。
如《万叶集》中上宫圣德皇子出游竹原井之时,见龙田山死人悲伤作歌一首曰:汝在自家中妹子手中抱旅途卧草枕游子实可怜(あはれ)(卷3-415)这首歌唱出了对爱妻的眷顾与离别的悲苦,幽哀之情,寂寥中含蓄同情,恰如其分地将“哀”
的情致表现出来。
由此可见,“哀”
将悲芳凄与同情的感情浑然为一体。
而真正将单纯感叹的“哀”
发展到具体充实的“物哀”
的是《源氏物语》的着者----紫氏部。
据日本学者上树菊子,大川芳枝的统计,《源氏物语》中出现“哀”
多达1044次,出现“物哀”
13次紫氏部将“哀”
(あはれ)之前加上了“物”
(もの),这样就将主客观合一了。
“物”
是客观存在,“哀”
是主观情感,两者“物心合一”
其中“物”
(もの)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自然风物,更可以为社会世象,人情百态,总之是以现实之物触内心之“哀”
,大大丰富了“哀”
的情感范围。
这种“物哀”
之情包含着赞赏、亲爱、喜爱、可怜、共鸣、同情、悲伤、怜悯、壮美、感动、失望等诸多情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